活动首页 发现活动
活动介绍
时间:2016.07.10
地点:刘海粟美术馆

绞缬——古老的手工印染技术,在我国传统手工印染工艺中,有一种用线在织物上束缚成绺、或缝花扎结,用以防染,使之出现白色晕染花纹的印染技术,称“绞缬”。“缬”者,“以丝缚缯,染之,解丝成文日缬也”。故现今通俗地将“绞缬”称之为“扎染”。 

绞缬制作需把棉布按设计用线缚着、缝着或做成一定襞折,经染晒后便可得小簇可爱花样。本期工作坊将连续四周以四种传统小花纹样介绍基础的绞缬技法。涉及扎、缝、卷、夹四种基本工艺,希望能从小纹样的制作里,让人感受到传统绞缬工艺中蕴含的古人智慧与艺术魅力。



【课程设置】


课程以四人为一组。上限为12人。

染料为蓝靛。单色印染,蓝底白花效果。

第一课 鹿子

流程:

1.纹样和主要原理介绍

2.演示方法

3.学员扎制纹样

4.蓝染

5.清洗

6.拆线晾干

第二课 十字花

流程:1.纹样和主要原理介绍

2.演示方法

 3.学员缝制纹样

4.蓝染

5.清洗

6.拆线晾干

第三课 小菊

流程:1.纹样和主要原理介绍

2.演示方法

3.学员制作夹制纹样

4.蓝染

5.清洗

6.拆线晾干

第四课 蛾子花

流程:1.纹样和主要原理介绍

2.演示方法

3.学员卷缝纹样

4.蓝染

5.清洗

6.拆线晾干


【第二课  十字花】


绞缬工艺在东晋时,就在民间流传。据传六朝时期绞缬已经是"贵贱服之"。隋唐时期,绞缬更是风靡一时,上起宫廷下到民间,无论官吏文士,歌舞仕女,以致仪仗卫队,其诸般服物屏障巾带幡头之饰物,多用绞缬。

十字花的考古发现,最早见于新疆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绞缬织物,这个古墓群主要为唐代贵族墓葬。其中191号墓出土一件绞缬朵花绮,扎染直径为9厘米的四瓣十字花纹。织物上的针眼和折皱至今仍依稀可见,显示了唐代高超的绞缬技术。


阿斯塔纳墓葬壁画中的唐代仕女


十字花的制作,主要采用绞缬中的缝染工艺,即依据一定的花纹图案,用针和线将织物缝成一定形状,然后抽紧扎牢,使织物皱拢重叠,染色时折叠处不易上染,而未扎结处则容易着色,从而形成别有风味的晕色效果。这种工艺在我国云南白族的扎染工艺中保留至今,依然广受喜爱。


云南白族扎染


【授课信息】

活动时间:7月10日(日)下午2:00 — 4:30

活动地点:刘海粟美术馆(辽宁省延安西路1609号)B1103艺术沙龙教室

主讲老师:姚喆老师

活动对象:12人(建议12岁以上)

本次活动免费,请准时入场(提前15分钟到场)。因是公益课程,本次活动单次报名,不接受重复报名,谢谢!


【报名方式】

1、请扫二维码关注刘海粟美术馆官方微信



2、编辑“姓名 公司名称/学校名称 手机号 邮箱地址”发送至微信公众号。前12名将成为我们的学员,小伙伴们赶紧行动起来吧!

3、我们会以电话或短信方式通知大家,凭短信确认参加课程,请大家保持手机畅通哦!


【上期花絮】



本活动暂时没有话题。